陽江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民間資本進入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意見 文章發布日期:2015-09-10 11:34:51 作者:辦公室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民間投資,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我市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資、規范化經營的發展方向,對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放開增量、盤活存量,積極創新和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和公平的市場運行環境,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有效保障公共服務和產品供給。 二、基本原則 。ㄒ唬┕焦。按照非禁即入原則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行業和領域,同等對待各類投資主體,營造權利平等、機會平等和規則平等的投資環境。 。ǘ﹦撔峦黄。積極創新投資運營機制,優化政府投資使用方向和方式,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建立投資、補貼與價格協同機制,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社會公共服務領域。 。ㄈ┗ダ糙A。既要保證政府依法監管,合理擔當公共責任,又要保證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同時使投資者獲得合理回報。 。ㄋ模┓婪讹L險。必須確保政府債務保持在合理范圍,同時確保項目建設規范有序、運營高效安全,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 三、重點領域及支持政策 。ㄒ唬┙逃聵I。鼓勵民間資本以獨立舉辦、合作舉辦等多種形式興辦民辦學校、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及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將民辦教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行統一規劃和管理,民辦學校的設置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設置標準,中等教育以下民辦學?砂凑蘸硕ǖ霓k學規模與當地公辦學校同期面向社會自主招生。按照補償教育成本、優質優價的原則并考慮投資者合理回報等因素,民辦學校學歷教育收費標準由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實施成本監審后確定,非學歷教育收費按市場調節原則自主定價并向同級價格主管部門報備收費標準。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免學雜費補助政策及標準。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用地符合土地劃撥目錄規定的可依法以劃撥方式供地。民辦學校在稅費減免、用地、用水、用電、環境保護等方面,享受公辦學校同等政策。建立健全民辦學校教師人事代理服務制度,促進教師在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之間合理流動。完善民辦學校教師養老保險政策,保障民辦學校教師養老待遇。在資格認定、業務進修、職稱評定、表彰獎勵和職業技能鑒定等方面,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對待。完善公共財政資助政策,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基金,對民辦學校及有關人員給予獎勵和補助。對捐資舉辦和出資人不要求回報的民辦學校,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社會組織或者公民個人以不動產用于辦學,原有不動產過戶到民辦學校名下,且不屬于買賣、贈予或者交換行為的,辦理過戶手續時只收取證照工本費。 。ǘ┽t療衛生。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開辦綜合醫院、?漆t院以及兒科、康復、口腔、腫瘤、心理咨詢、老年護理、臨終關懷、臨床檢驗檢測中心等特色醫療機構,以收購、兼并、完全托管、部分托管、股份制經營等模式參與公立醫療機構改制重組。放開機構設置規劃準入,新增醫療衛生資源優先考慮發展民營醫療機構。允許民營醫療機構自主選擇和轉換經營性質。民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按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在用電、用水、用氣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醫療服務和藥品執行政府規定的價格政策。民辦醫療機構在工商登記、銀行開戶等方面,相關部門給予支持。符合條件的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范圍。放開醫師多點執業,鼓勵探索推行區域注冊,實行醫師多點執業備案制。民營醫療機構在120急救醫療網絡準入、醫院等級評審、職稱晉升、教學科研、政策知情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一視同仁。民營醫療機構參與政府組織的應對重大災害、事故、疫情等社會公共事務,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補償。 。ㄈB老服務。鼓勵民間資本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租賃等途徑,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舉辦養老院、養護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多種形式養老機構,特別是含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臨終關懷等服務的護理型養老機構,在城鎮社區舉辦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之家、老年活動中心等養老服務設施,參與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對符合條件的民辦養老機構新建或改擴建新增床位,可給予每張床位不低于3000元一次性建設補助。結合本市服務對象實際占用床位數等因素,可給予符合條件的民辦養老機構床位運營資助,所需資金由財政安排解決?刹捎谜徺I服務方式,支持民辦養老機構接收城鄉特困人員或政府承擔照料責任的其他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協調指導、評估認證等方式,支持民間資本舉辦家政服務企業、居家養老服務專業機構或企業,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定制服務。符合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條件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可以依法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鼓勵醫養融合,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可申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及其醫護人員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定、技術準入和推薦評優等方面,與其他醫療機構同等對待。新建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可按土地劃撥目錄依法劃撥供地。落實國家扶持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依法減免養老服務機構在運營、資產重組、捐贈、自用土地和房產等方面的各種稅收。養老機構與居民家庭用電、用水、用氣同價。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免征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減半收取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免收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的養老服務機構固定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一次性接入費用,減半收取有線(數字)電視基本維護費和固定電話月租費。 。ㄋ模┪幕、體育和旅游。對我市規劃的民間投資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等公共文化旅游重大項目,可按土地劃撥目錄依法劃撥供地。加大公共財政扶持力度,可采取政府采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引導民間資本投資興建民間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室)、美術館、體育場館、文體活動廣場、電影院、農家書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供公益文化體育服務。民間資本捐資助建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可按適當方式予以褒獎,符合捐贈捐助要求的可按有關法律法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整合和優化配置公共文化資源,對現有空置的公用場地、場所和設施進行合理規劃,可劃出一部分場地免費提供給民資機構用于發展民辦公益文化事業。鼓勵民間資本利用廢棄用地、老舊廠房、倉儲用房、歷史街區、老舊民宅村落等興辦公共文化項目,重大項目可實行“一項一策”。在符合保護、修繕和建設控制要求前提下,可利用閑置學宮、古民居、古祠堂等文物保護單位為民辦博物館提供館舍。逐步建立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政府采購制度,支持民營文化體育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進入政府采購目錄。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廣播影視領域,在國有廣播影視單位控股51%以上前提下,民間資本可投資參股縣級以下(不含縣級)新建有線電視分配網,參與有線電視接收端數字化改造,此外可控股從事除廣播電視節目集成、傳送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民間資本投資符合國家重點扶持方向的文化行業門類和領域,可通過項目補助、貸款貼息、保費補貼、績效獎勵等方式給予資金扶持。鼓勵金融機構為民辦文化事業單位提供用于擴大和改善經營條件的信貸支持。探索市場化運作機制,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公共體育場館的投資、經營與管理,承辦重大體育賽事和體育活動。推進陽江文化產業園規劃建設,民間資本參與文化體育產業園區和產業基地建設,在項目安排、資金支持等方面給予國有資本同等待遇。推動把具有陽江文化特色的民辦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場館納入我市旅游線路和參觀點,促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支持民間資本參與旅游重大項目、景區景點以及旅游服務中心、旅游信息咨詢點、自駕車旅游營地、陽江旅游綜合商務平臺等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ㄎ澹┙煌ㄟ\輸。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參股、受讓、資產收購等多種方式參與公路、水運、港口碼頭、軌道交通、民用機場、通用航空設施、綜合運輸樞紐、物流園區、運輸站場等項目的建設、養護、運營和管理。對符合條件且具有一定投資回收能力的項目,可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公平競爭引進投資主體。周邊土地資源豐富的交通樞紐項目可采取綜合開發方式,將公益性的交通樞紐項目與經營性開發項目捆綁實施。允許以旅游開發或有關產業發展收益等為條件,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刹捎秘斦剟钛a貼辦法,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城市公共交通和農村客運等領域。支持民間投資項目爭取國家和省的專項補助資金。鼓勵采用BOT、綜合開發等方式建設和運營公共停車場。 。┺r林水利。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投資建設和經營蓄引調水、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村村通自來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等工程項目。民間資本通過承包、租賃、參股等形式參與盤活現有水利工程資產,參與公益性或準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可與國有企業一樣依法享受政府性資金支持政策和用地、用電優惠政策。投資建設或運營管理農田水利、水土保持設施和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可依法獲取供水水費等經營收益;承擔公益性任務的,政府可對工程建設投資、維修養護和管護經費等給予適當補助。參與農田水利科學技術研究與咨詢服務,可納入政府采購服務或資助范圍。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可按照“先建后補(獎)、以補(獎)促建”的原則給予補貼或獎勵。利用荒山荒地進行植樹造林的,在保障生態效益、符合土地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允許發展林下經濟、生態旅游等產業。 。ㄆ撸┦姓檬聵I。改進建設運營模式,市、縣(市、區)、鄉鎮和村級污水收集和處理、垃圾處理項目可按行業“打包”投資和運營,鼓勵城鄉供水一體化、廠網一體投資和運營。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城鎮供水、燃氣、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污泥處理、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處理、城市綜合管廊、公園配套服務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政府依法選擇符合要求的經營者?赏ㄟ^委托經營或轉讓-經營-轉讓(TOT)等方式,將已經建成的市政基礎設施項目轉交給民間資本運營管理。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價格機制,保障項目取得合理回報。 。ò耍┍U闲宰》。鼓勵民間資本根據市、縣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參與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限價商品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按規定或合同約定的租金標準、價格面向政府核定的保障對象出租、出售。民間資本投資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投資補助、享受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積極創新建設模式,探索采用企業代建代管、商品房項目配建、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產業園區集中配建和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等方式吸引民資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 四、營造良好投資環境 。ㄒ唬┍U现黧w平等地位。民間投資主體享受與其他各類投資主體同等的市場準入標準和優惠政策,各地各部門不得單獨設置限制民間投資進入的附加條件。全面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規定,按法定程序及時進行廢止和修改,切實保護民間投資的合法權益。各級各部門制定涉及民間投資的政策時應充分聽取民營企業等方面合理意見。 。ǘ┩茝V運用PPP模式。明確主要適用范圍,對政府負有提供責任又適宜市場化運作的公共服務等領域項目,均可推行PPP模式。積極創新和靈活運用操作模式,對具有明確收費基礎、且經營收費能夠完全覆蓋投資成本的經營性項目,可通過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采用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移交(BOOT)等模式推進;對經營收費不足以覆蓋投資成本、需政府補貼部分資金或資源的準經營性項目,可通過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附加部分補貼或直接投資參股等措施,采用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BOO)等模式推進;對于缺乏“使用者付費”基礎、主要依靠“政府付費”回收投資成本的項目,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采用建設—擁有—運營(BOO)、委托運營等市場化模式推進。做好項目實施各項工作,強化項目儲備、項目遴選、伙伴選擇、合同管理、績效評價、退出機制等六個環節的規范管理,提升項目實施質量。 。ㄈ┞鋵嵧恋刂С终。結合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將公共服務領域建設項目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列入我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民間投資項目,優先考慮安排用地指標。民間資本進入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取得土地使用權方式:一是公開出讓。投資者通過公開招、拍、掛競得土地使用權;二是行政劃撥。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土資源部令第9號《劃撥用地目錄》的非營利性教育、醫療衛生、公共文化、體育、社會福利設施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等公益性項目用地,可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由行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與投資者訂立合同,約定土地使用權利和義務。 。ㄋ模┙⒑侠砘貓髾C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結合地方財力實際及項目特點,綜合運用投資補助、貸款貼息、基金注資、擔保補貼、購買服務、爭取上級專項資金等多種方式支持民間投資項目取得合理回報。完善價格形成、調整和補償機制,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資源以及社會可承受能力的原則調整公共服務產品價格,價格調整不到位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財政性資金對企業運營進行合理補償。積極探索項目捆綁開發等方式,依法依規為準經營性、非經營性項目配置土地、物業、廣告等經營資源,為穩定投資回報、吸引民間投資創造條件。 。ㄎ澹﹦撔陆鹑诜⻊辗绞。建立健全政府、金融機構、投融資主體對接聯動機制,實現銀企對接動態化和常規化。逐步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加強銀擔合作,擴大民營企業融資擔保規模。創新融資方式,探索排污權、收費權、特許經營權等擔保創新類貸款業務,探索利用工程供水、供熱、發電、污水垃圾處理等預期收益質押貸款,允許利用相關收益作為還款來源。 。┨岣唔椖糠⻊账。暢通投資咨詢、辦理渠道,投資者可通過發展改革部門(含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或對應行業管理部門(含政務服務中心窗口)了解項目規劃和儲備情況,提出投資意愿。對意向投資者,有關單位安排專人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務,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推進并聯審批,并協調落實建設條件,積極幫助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提高項目服務水平。 。ㄆ撸┘訌娦袠I服務與監管。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清理減少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行政審批事項,推動管理內容、標準、程序的制度化、公開化和規范化。加強各類社會事業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等社會中介組織建設,支持開展法律咨詢、項目管理、資金融通、產權交易、信息服務等各類中介服務。規范涉企收費,進一步減輕投資者負擔。加強市場監管,加快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社會誠信氛圍。加強民間投資統計監測分析,為民間投資主體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撐。強化行業監管,確保規范經營、有序競爭。 。ò耍⿵娀ぷ魍七M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以及發展改革、財政、教育、衛計、文廣新、民政、國土資源、住房規劃建設、經信、交通運輸、旅游外事僑務、環保、水務、農業、統計、金融、稅務、工商聯等單位領導組成的各個相關專業領域聯席會議機制,統籌協調和推進民間資本進入社會公共服務各個相關專業領域。各縣(市、區)、市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政策研究,制訂更加具體的實施辦法,進一步細化政策和標準,盡快將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要加大民間投資鼓勵政策以及成功引進民間資本典型項目的宣傳力度,營造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良好氛圍;要加強項目謀劃和儲備,適時推出一批面向民間投資招標項目,推動項目盡快落地,產生示范效應。 陽江市人民政府 2015年8月18日 本文網址:
商會公告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相關信息
版權所有:陽江市企業家商會 粵ICP備16061524號
地址:陽江市東風三路東匯城寫字樓22樓 郵編:529500 電話:0662-3399168 傳真:0662-338055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