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id="qcaye"></big>
  • <table id="qcaye"></table>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經濟服務 > 正文

    立足新起點 謀求新跨越之陽春篇

    文章發布日期:2014-01-28 09:06:46     作者:陽江日報
            2013年,陽春市委、市政府在黨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團結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堅持實干、快干、巧干,較好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05.4億元,同比增長15.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首超10億元,同比增長20%,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較快增長,全市在粵西地區率先崛起邁出了矯健的步伐。

      圍繞科學發展,深化改革創新,激活率先崛起內外動力
      掀起思想層面大解放。以更大的力度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破解發展難題,爭創發展新優勢。堅持實干快干巧干,確保在新一輪競爭發展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推進重點領域深改革。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整合辦公服務資源,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推進政社分離、政事分開,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強社區建設,大力培育發展各類社會組織。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打破行政性藩籬和壟斷,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放寬民間投資限制,整合和制定更加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繼續深化國企改革,最大限度地釋放市場活力。

      圍繞跨越發展,提升經濟實力,夯實率先崛起堅實基礎
      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突出“三化聯動”,以新型工業化為導向,做強鋼鐵、水泥、機電、有色金屬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發展能源、電子信息、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以農業產業化為基礎,加快發展水果、蔬菜、南藥、蠶桑、花卉、苗木、生豬、魚苗等特色品牌農業,推動現代高效農業規;l展;以新型城鎮化為契機,以房地產、旅游為重點,推動現代服務業繁榮和生態文化旅游業崛起。
      打造園區增長載體。做旺東莞長安(陽春)產業轉移工業園,加快完善園內基礎設施,集中力量引企業入園,打造全市發展新的增長極。抓實產業轉移工業園崗美片區和南山工業園片區,切實做好園區地形勘測、規劃設計,爭取盡快建設。激活石菉礦區、硫鐵礦區,促使老礦區復產振興。
      加快項目建設步伐。集中精力招引項目,立足大招商、招大商,瞄準珠三角、長三角等重點地區,充分發揮各領域資源優勢,突出抓好產業鏈和資源招商、駐點招商、委托專業招商、會展招商、以商引商和“鄉賢反哺工程”,力爭招商引資及利用外資取得新成效。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加快陽江抽水蓄能電站、有色金屬循環經濟、陽春(國際)溫泉養生度假村、現代農業示范園等在建項目建設,確保陽春海螺水泥二期、春潭水泥熟料生產線、地球衛士環保新材料首期、寶力五金基地、廣東陽春石灣酒廠等項目建成投產。
      發展壯大鎮域經濟。各地根據主體功能區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區位等比較優勢,抓住新型城鎮化等政策紅利,謀劃適合本地的發展思路,找準發展重點和突破口,優化產業布局,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共同推動鎮域經濟加快發展。

      圍繞統籌發展,加快城鄉建設,做優率先崛起發展平臺
      不斷完善城鄉規劃。貫徹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陽春實際,進一步明確思路,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積極穩妥、以人為本推進城鎮化。堅持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產業規劃相互協調、相互銜接,圍繞全市總體規劃,編制完善鎮區、村莊建設規劃,推進覆蓋城鄉的三級規劃體系建設,強化規劃執行監督,確保規劃的全局性、特色性、權威性。
      大力推進城鄉建設。實施擴容提質戰略,做到量力而行、適度超前、可持續發展,全面提高城鎮化水平。立足拉開框架、相互銜接、帶動發展,加強市區“一江兩岸”長廊、河西片區、河東片區“三大板塊”建設,啟動旗新路、“一江兩岸”三、四期、東湖體育公園等項目建設,加快馬鞍山水系和蟠龍河整治,建成陽春大道二期、漠陽江五橋、大華嶺公園一期、吉祥路等項目。加強春灣、合水、潭水、崗美鎮公共服務設施、商貿中心、專業市場、商住小區等建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入手,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加強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一批名鎮名村及生態示范村。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羅陽高速陽春北段全線完工,建成村委會通自然村硬底化道路220公里,加快220千伏潭水輸變電工程及農村配網改造等建設,推進防災減災、農田水利、高標準基本農田等一批工程建設。
      切實加強城鄉管理。創新城鄉管理,完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方案,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加快舊城鎮、舊廠房、舊村居“三舊”改造,加強城鄉結合部、內街小巷、老舊小區、集貿市場等薄弱環節整治,嚴厲打擊“臟、亂、差”現象及各類違法建設。繼續實施“清潔城鄉,繡美陽春”工程,探索處理生活垃圾的可行辦法,綠化、亮化、美化城鄉,打造整潔、優美、和諧的人居環境。

      圍繞和諧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凝聚率先崛起合力優勢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構建市、鎮、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網絡,采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充分就業。建立財政供養人員工資隨經濟發展同步增長機制和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妥善解決相關部門下屬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工資、社保、醫保和市屬困難國企改制職工歷史遺留問題。努力擴大城鎮職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及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覆蓋面,做好農墾企業養老保險接收。創新以公租房為重點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模式,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深入推進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活動,完成上級下達的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貧困村莊搬遷任務。
      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堅持教育優先,創建教育強市,全市規范化學校覆蓋率達到100%,完成高中階段教育資源整合,推動中職學校創建國家級重點中職,深化強師工程建設。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蓬勃開展文體活動。實施“科普益民計劃”,加強企業自主創新,提高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整合衛生計生資源,深化醫改工作,加快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計生服務質量,促進衛生計生事業開創新局面。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新一輪綠化陽春大行動,實施“身邊增綠”、“生態提升”、“生態旅游”、“綠色惠民”四大工程,綠化城鄉,加強生態景觀林、生態公益林建設管護,發展森林生態旅游和鄉村生態旅游,壯大綠色產業,加快綠色崛起。創建節約集約模范市,大力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加強礦產資源保護,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落實區域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管理,確保水質安全。嚴把項目環保審批關,落實環!叭瑫r”制度,嚴格環保執法,建成河西片區污水管網及合水、春灣、潭水污水處理廠,加強漠陽江沿岸鎮治污監管力度,確保全市環保責任考核再取佳績。
      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推進法治陽春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立體化打防管控體系、“平安細胞”工程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犯罪活動,不斷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暢通信訪渠道,努力解決突出信訪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加強生產、交通、食品、藥品等公共安全管理,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圍繞惠民發展,加強黨的建設,提供率先崛起堅強保障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突出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問題,力求達到干部受教育、問題得解決、作風大改善、形象再提升、人民更滿意的效果。堅持把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與關注民生結合起來,與推動改革結合起來,與促進發展結合起來,大興求真務實、服務群眾、拼搏奉獻、厲行節約之風,以優良的黨風帶政風促民風。
      加強班子隊伍建設。深化“五好”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制度,改進競爭性選拔干部辦法和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機制,用好各年齡段干部,真正把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選拔出來。貫徹實施省委組織部“揚帆計劃”,完善和落實招才引智政策,創建人才工作示范點,建立人才引進手續集中代辦機制,為全市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突出抓好農村基層黨建這一重點,完成好村(社區)換屆,選好配強村(社區)班子,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繼續實施“大學生村官”、“春苗”、“技能村官”工程,推進村級組織運作示范鎮、社區黨建示范點和村級陽光財務工程建設。擴大“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完善“兩新”黨組織考核制度,開展“兩新”組織黨建標準化建設,打造更多非公黨建品牌。
    本文網址: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big id="qcaye"></big>
  • <table id="qcaye"></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