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id="qcaye"></big>
  • <table id="qcaye"></table>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經濟服務 > 正文

    高新區:打造現代臨港工業新城

    文章發布日期:2012-11-10 08:40:17     作者:yjsh6688

       以產業、城市建設、社會事業、環境協調發展為原則,黨的十七大以來,陽江高新區已初步形成一批臨海型、資源型、特色型的支柱產業。至2012年,全區累計引進項目152個,總投資額282億元;建成投產的年產值百億企業項目2個,在建臨港工業與碼頭建設重點項目多個;招商引資工作繁花綻放,吸引了眾多大型國(央)企和外企投資眼球,目前已有美國嘉吉糧油、廣新控股、青山鋼鐵、華潤集團、粵電集團、中海油等國內外大型企業前來投資發展。
       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打造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招商引資的主戰場、新興產業的聚集地、城市建設的新組團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的要求,陽江高新區正全力打造一座新興的現代臨港工業新城。

     

    創新體制 機制改革
       近年來,陽江高新區黨委、管委會致力于創新體制改革,促進高新區飛躍發展。2008年8月陽江市委下發《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體制調整方案》,在高新區實行區、鎮、港合一的管理模式,整合陽江高新區與平岡鎮、陽江港經濟開發區、陽江港(僅指吉樹港區)資源。
       2009年10月,高新區內設機構調整為9大綜合性局室,與鎮的8大行政辦公室合署辦公。同年11月,崗僑工業園劃歸高新區管理。同時,為更好地管理和建設陽江港,高新區于2009年12月成立陽江港建設指揮部和陽江港管理服務中心。2012年實施園區管理,成立港口工業園,福岡工業園,平東工業園,加上原有的崗僑工業園,全區形成一鎮九局四園區的管理模式。
       經過一系列的體制創新后,制約區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得以破除,陽江高新區以園區建設為平臺,以工業化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以重大項目建設為動力,突出發展臨港工業,實現了全區經濟跨越式大發展。
       據統計,2011年,園區工業總產值100.3億元,同比增長40.3%,外貿出口36581萬美元,同比增長58.6%,固定資產投資29.6億元,同比增長65.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101.8%。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勢頭。
       同時,該區還重新高起點編制了《陽江高新區總體規劃》,對全區約120平方公里的區域重新進行了優化調整,在原來高新區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納入了平岡鎮總體規劃,以整體性、綜合性和可持續性為規劃原則,科學規劃產業布局,保護環境資源。
       園區也配套規劃了基礎設施建設,做到有秩序、有重點地進行開發,為高新區的開發建設提供支撐,F在,園區內各種配套設施已基本完成,福岡工業園一期、二期已完成“三通一平”建設,并完成供排水管網、道路和港口工業園220千伏變電站與800mm供水管網工程,完全滿足港口工業園用水用電需求,進一步優化了全區的投資環境。

     

    做大做強臨港工業
       陽江高新區區位優勢明顯,廣湛高速、沿海高速、云陽高速、325國道、三茂鐵路和陽陽鐵路直通園區,更值得一提的是,區內陽江港是國家一類對外口岸,水深域闊,是目前我國沿海為數不多的深水岸線之一。
       近年來,陽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率工作組到陽江港調研指導工作,強調要充分利用港口資源優勢,做大臨港經濟。今年10月23日,在推進港口建設工作現場會上,市委書記魏宏廣,市委副書記、代市長丘志勇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搶抓施工黃金季節,主動服務,多想辦法,全力以赴加快陽江港建設步伐。
       陽江港吉樹港區規劃碼頭泊位40個,已建成10個,今年內可動工碼頭泊位10個,另有多個泊位正做前期工作,高新區正在掀起碼頭泊位建設新熱潮。
       港口工業園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廣州(陽江)產業轉移園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目前,陽江高新區已完成首期8.17平方公里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征地、填土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也穩步推進,近年來投入近8億元建設完善了供電、供水、道路和污水處理廠等。
       依托區位、港口、交通、能源、土地、勞動力和低成本等競爭優勢,港口工業園區吸引了眾多知名大企業集團、大公司的投資眼球。今年1、2月,廣青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鎳合金項目、嘉吉糧油公司二期棕櫚油項目相繼投產后,世紀青山鎳業有限公司鎳合金項目也于今年6月試產。此外,還有多個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如華潤水泥300萬噸水泥配置站項目、明陽風電風機項目、50萬噸冷軋板項目等。
       目前緊密跟進擬入園的大項目有粵電集團熱電聯產、江浦不銹鋼有限公司新型不銹鋼材料項目、中海石油擴建等項目,現正加緊項目組織考察和論證。當一大批投資者將意向拋往港口工業園時,陽江高新區并不是“來者不拒”,他們將園區的招商方向定位為三大產業:食品藥品、金屬制品、新材料新能源。

     

    優化提升支柱產業
       高新區通過進一步加大投入,改善投資環境,創新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在市政府出臺的招商引資政策基礎上,結合該區的實際,出臺更優惠的政策措施,如《廣州(陽江)產業轉移工業園鼓勵投資優惠辦法》等,對企業的技術創新、實施名牌戰略、對外貿易、上市融資等制定了具體的獎勵辦法,提高招商引資競爭力,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該區累計引進項目152個,其中已建成和投產項目有廣青鎳合金、嘉吉糧油、寶馬利汽車空調、萬事達海洋食品、漢能工業等項目71個;在建的有世紀青山鎳合金二期擴建、明軒玻璃、雙胞胎飼料等13個項目;籌建的有華潤水泥、冠軍物流、海大飼料等80個項目。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工業產值、稅收和就業崗位等各項指標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今年以來,除圍繞三大產業集群開展產業招商,還以外資、外地、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引進項目質量有所提高。新引進新希望集團、廣東農墾集團農產品水產品加工、臺灣達邦水解蛋白等項目20個,投資總額80億元,其中協議項目9個,投資總額23億元。意向項目有粵電集團70萬 KW 熱電聯產項目、珠江啤酒釀造生產項目等11個,投資總額57億元。
       在引進項目的同時,該區特別注重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支柱產業,加快推動轉型升級。這可以通過一組數據來反映:傳統產業方面,至2011年底累計引進食品企業23家,投資總額41.8億元;先進制造業方面,至2011年底累計引進金屬材料、金屬制品業55家,總投資額52.08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漢能 LED 照明項目已經建成投產,太陽能光伏板項目正在建設中,今年新引進了立喬公司 LED 及風光互補項目、廣星氣體生產、益煌(香港)礦業物流倉儲基地、香港高昌新材料、臺灣達邦黃豆水解蛋白項目等多個新興產業項目,高新技術項目比重有所提升。

     

     “五個依靠”融通財路
       由于地處欠發達地區,資金缺乏成為陽江高新區的最大短板。為此,高新區采取“五個依靠”的籌資方式,突破發展困局:依靠政策扶持籌措資金;依靠土地等資源開發籌措資金;依靠銀行貸款籌措資金;依靠金融債券市場籌措資金;依靠社會投資(招商引資)籌措資金。
       2008年12月底,以高新區為核心的廣州(陽江)產業轉移工業園被評為省第二批示范性產業轉移園,成功獲得省財政競爭性扶持資金5億元。2009年以來,高新區充分利用省的財政扶持資金,順利向國家開發銀行融資13億元,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引進78億元,其他渠道和多元化運營籌措資金2億多元。通過“五個依靠”,高新區共籌措發展資金近100億元,使可利用的資金放大至20倍。
        2010年11月25日,在省經信委組織的專業性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扶持資金競爭中,高新區又從全省34個園區中脫穎而出,成功競得1億元省財政扶持資金,進一步擴大了資金的使用效果,加快了園區建設的步伐。2011年底累計投入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3億元,開發土地面積近10平方公里。
       作為廣東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東省十大重點園區之一,陽江高新區將利用省重點園區政策,積極爭取省在扶持資金、用地指標、重點項目、宣傳推介等方面給予的重點傾斜,進一步用活專項資金,用足扶持政策,以大思路、大政策、大干勁做好園區的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
       力爭用5年時間,到2015年,全區開發面積達到80平方公里,引進大小工業項目300個,100家規模以上的工業項目投產,新增加就業崗位20萬個。為該區工業發展和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更完善的載體和更高效的服務,努力建設工業發達、環境和諧、就業方便、生活舒適、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工業新城。

    本文網址: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big id="qcaye"></big>
  • <table id="qcaye"></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