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海陵大地上,保利、敏捷、恒大、游艇基地等一大批重大項目,或加緊建設,或積極籌備前期工作,建設場景火熱朝天。今年前三季度,海陵島大力實施“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旅游拉動、環境推動、文化鼓動”五大戰略,全區經濟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其中 GDP21.43 達到億元,同比增長10.5%;接待國內外游客388.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4.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和37.7%;島內各項民生事業不斷進步,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規劃先行搶占制高點
旅游規劃,是一個旅游城市尋求發展的指南針,對城市未來的走向及可突破的局限至關重要。10月下旬,來自國內外的1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海陵島,在“廣東海陵島濱海旅游發展研討會”上為當地濱海旅游發展認真“把脈”。根據專家開出的“處方”,海陵島將嚴格按照“國際知名的旅游生態海島、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展示區”目標定位重新規劃,高水平、高起點、高標準修編及編制《陽江市海陵島總體規劃(2007-2020)》和旅游發展規劃、海洋功能區規劃、國家海洋公園規劃等專項規劃,限制發展污染工業,穩步推進發展高端產業,以“南海I號”建設和國家海洋公園為龍頭,推動文化體育娛樂項目建設,全力把海陵島建設成為陽江旅游經濟發展的引擎、對外形象的品牌、和諧發展的典范。
與此同時,海陵島試驗區加快土地資源的優化整合,為旅游項目的落戶騰出空間,特別是加快了閘坡東小區、十里銀灘、島東等用地的清理。今年前三季度,已處理閑置土地17宗,面積1675畝。
改革創新激活力
近年來,海陵島試驗區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社會管理、信訪維穩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創新的探索,先后成立了整頓機關作風和重大項目督查組、沙灘整治工作組、機構改革工作組、交通環境整治工作組,理順了部門關系,強化了監督管理,激發了發展活力。一批體制改革后導致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部門間協調暢順,機關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大大提升。
在開展“三打兩建”行動中,海陵島通過實施政府監管、社會監管、網絡監管、市場自律、商戶誠信的“五輪驅動”策略,著力將閘坡漁港打造為誠信中心漁港,水產品市場監管體系得以不斷完善。三季度,漁船出港作業次數普遍增多,回港交易次數比平時增加1.5倍,5月份至今,閘坡邊防派出所零報案率。
大項目拉動大增長
一個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項目,特別是好項目、大項目。該區區委書記陳家禮表示,項目建設是經濟工作的關鍵和最有效載體,海陵島要舞起全市濱海旅游的龍頭,就得把項目建設作為工作突破口和總抓手,用大項目的大投入拉動經濟總量大增長,帶動社會民生大改善,推動發展方式大轉變,切實讓項目建設成為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促發展的強力引擎。
前三季度,海陵島大項目建設成績斐然,吸引了總投資40億元的廣東陽江大飛洋國際游艇產業度假區項目、投資16億元的飛鵝嶺森林公園項目以及投資20億元的銀灘中區萬豪五星級酒店項目,29個在建和擬建項目也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約27億元。其中海韻戴斯酒店正式對外營業,大角灣景區完成升級改造;總投資100億元的恒大文化旅游城項目今年已動工建設,總投資80億元的敏捷雪流灣項目正加緊建設;南海灣溫泉大酒店、山海灣、黃金海岸、順峰、筆克公園等項目各項前期工作也有序推進。
特色經濟日益彰顯
濱海旅游和海洋漁業是海陵區特色經濟的優勢所在。近年以來,該區在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強化旅游行業管理的同時,充分利用“南海I號”、“中國最美十大海島”、“國家海洋公園”等旅游名片,加強旅游區域合作,精心搞好宣傳促銷,增強了濱海旅游的吸引力。同時加快軟硬環境建設,以創建5A旅游景區為載體,開展了大角灣景區創5A工作,抓好島內公路升級改造和旅游環境建設三期工程,并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加強旅游從業人員培訓,結合“三打兩建”專項行動,打擊拉客、宰客行為,提高旅游服務水平,樹立了良好的旅游形象,今年連續兩個黃金周投訴案件為零。今年前三季度,全區接待游客人數、旅游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9%和37.7%,創歷史峰值。
海洋漁業則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力扶持和推進海水養殖、海產加工和海產流通,引導漁民轉產轉型,形成了孵化、養殖、交易、流通等流水線式產業效應的鏈接。今年前三季度,全區水產品總產量達12.3萬噸,產值達12.5億元。全區以出口創匯為主的海產品精深加工完成工業總產值6億元,同比增長23.5%;實現外貿出口總額8984萬美元,同比增長126.8%。
改善民生促和諧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該區加大促進就業工作力度,積極開展零就業家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活動,今年前三季度,全區城鎮新增就業695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49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81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率達83.7%,全社會非農就業比重達59.7%。
在發展教育上,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育資源整合。海陵中學今年高考全市排名由原來的第12位提升到第10位,上線率達54%。
在切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上,完善低保制度,啟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積極做好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提高保障水平,前三季度,落實城鎮低保1630戶、3235人,發放低保資金252萬元,落實13184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此外,該區還切實抓好扶貧開發“雙到”、低收入困難戶住房改造、困難家庭和低收入群眾保障、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設、生活垃圾收集點建設、6000人口水改工程、海陵島自來水廠建設、新建海陵區人民醫院、閘坡文化公園建設等十件民生實事。2010年來,全區共投入幫扶資金 2828.16萬元,幫扶到村 2227.42萬元,幫扶到戶600.74萬元;101戶農村低收入困難戶住房改造工作,現在已竣工53戶,在建35戶;符合低保條件的家庭盡早納入低保救助范圍,及時核準進行臨時救助和醫療救助,今年全區共發放低保金287.26萬元、臨時救助和醫療救助金21.08萬元,分別惠及戶數1630戶3245人、87戶254人。
凝心聚力保穩定
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海陵島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理念,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穩定環境。
一是把信訪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落實“一把手”負總責的信訪維穩工作制度,將信訪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綜合目標考核范圍和黨政“一把手”工程,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二是建立定期研究信訪維穩工作制度,研究部署信訪工作;三是建立健全信訪信息匯集分析制度,專題研究影響社會穩定的一些主要因素;四是建立健全領導包案制度,把上訪苗頭化解在萌芽狀態;五是深入推進平安海陵建設,落實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包案制度,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銜接的大調解機制,堅持每月開展區委書記大接訪活動,實現了矛盾糾紛源頭預防。
海陵島精心部署推進科學發展“三個十”工程
近日,海陵區委區管委印發了《海陵區科學發展“三個十”工程計劃》的通知,部署推進“一謀二抓三整治”工作。通知指出,要把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旅游拉動、環境推動、文化鼓動“五大發展戰略”引向深入,把海陵島建設成為陽江旅游經濟發展的引擎、對外形象的品牌、和諧發展的典范,全力打造國內一流、世界水平的國際生態旅游島。
據了解,謀劃十項工作包括:實施全員聘用制改革、編制旅游發展規劃、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園林城市、成立海陵島旅游投資公司和海陵企業家商會、規劃建設環島路及填海造地、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升級改造閘坡漁港碼頭等。抓好十大項目包括:保利海陵島十里銀灘、恒大文化旅游城、敏捷-雪流灣度假、海陵島游艇產業基地建設、順峰馬尾島鄉村俱樂部建設、飛鵝嶺文化公園項目、萬豪國際酒店項目、“南海I號”大道市政工程、蒔元古村落項目建設等十大項目。開展十大整治包括:機關作風、市容市貌、旅游市場、社會治安、道路交通、旅游沙灘、海水養殖、環境衛生、漁港環境、閑置土地等。
據介紹,為確保把“三個十”工程抓緊抓實,該區健全工作機制,銳意創新,嚴格落實領導包任務,包進度,包質量“一腳踢”負責到底的工作制度。同時加大督促力度,建立項目進度情況定期通報匯報制度,要求各部門要全力配合、各司其職、精心組織、群策群力,努力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加強黨建促發展
加強黨建工作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證。按照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該區堅持以“五好”班子創建活動為載體,切實加強黨的建設。一是以建設學習型班子隊伍為理念,爭創精神狀態好。通過完善中心組學習等制度,大規模推進“走進高!迸嘤枌W習和“請進來把脈”建言獻策活動,使黨員干部知識結構得到轉型升級。二是以進位趕超為動力,爭創能力素質好。通過落實重點項目建設“四個一”責任制,提高了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抓落實促發展的能力。三是以建設團結型班子為重點,爭創團結協作好。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實行集體決策制度,并制定和完善了區委、區管委有關議事規則。四是以作風建設促進服務,爭創服務群眾好。另外,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年”活動,實施基層黨建“書記項目”,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抓好全區后進村和問題突出村的整頓工作。五是以廉政勤政促制度落實,爭創廉潔自律好。建立健全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及相關的配套制度,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按職責分工進行了細化分解,實行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的一把手工程,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