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笔切聲r期社會建設和發展的主題。陽東縣圍繞建設“富民強縣、幸福陽東”的總體目標,堅持以科學思路謀劃幸福,以加快發展創造幸福,以改善民生普惠幸福,推動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幸福陽東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在今年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幸福廣東”現場會上,陽東作為全省唯一縣級行政區作了經驗介紹。
1 經濟發展提速 夯實幸;A
面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陽東縣委、縣政府及時調整確立了“富民強縣、幸福陽東”的發展新定位,提出要以人的幸福為本,凝聚幸福建設合力,引領全縣上下加快幸福追趕步伐,制定實施了“強工穩農、宜居興商、普惠民生”的發展新戰略。
加快轉型升級,在強縣富民中夯實幸;A,成為全縣干部群眾的思想共識。陽東縣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把優化產業結構作為加快轉型升級的重點工作,加快工業化、城市化步伐,加快構建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進一步夯實建設幸福陽東的物質基礎。黨的十七大以來特別是近兩年來,陽東經濟社會發展邁入了一個最快時期: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一倍多,全縣經濟總量增長了3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總量增長了70%,幸福陽東建設物質基礎不斷夯實。
工業經濟穩步增長。陽東以新工業大道為軸心,重點推進廣東陽東經濟開發區、佛山禪城(陽東萬象)產業轉移工業園開發建設,加快陽東濱海環保產業園、陽東新洲恒兆產業園的開發建設步伐,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大力推動五金刀剪、食品、針織機械等傳統產業聚集發展、優化升級,加快核電、風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著力打造粵西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首選地。工業發展主要載體佛山禪城(陽東萬象)產業轉移工業園連續兩年在全省考核中榮獲優秀等次,投資吸引力有效增強。據統計,今年頭三季度,陽東實現工業總產值271.31億元,增長13.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5.25億元,增長14.5%。
服務業快速增長。東平旅游綜合開發進入快車道,大澳漁村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風景區和入選省旅游扶貧項目,飛龍寺、旅游商業街等一批旅游項目啟動建設。全縣餐飲、娛樂、商貿等服務業較快發展。今年1—9月,全縣接待游客152.9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2.64億元,分別增長12.5%和1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1億元,增長11.6%。
項目建設扎實推進。陽江(東平)核電站建設順利,1號機組核島土建施工已完成,預計明年8月建成投入商業運營。華能風電新洲、東平風電場66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華科國際、益華廣場、東平國家中心漁港、湖濱路改造、壽東公路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2 加快城鄉建設 營造幸福環境
創造幸福生活需要不斷優化生活環境。陽東縣始終以“生態宜居、愉悅樂居”作為城鄉發展的核心,堅持統籌城鄉、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努力建設宜居樂居濱海新城。
宜居縣城建設品位提升。陽東縣堅持按照“以地建城、以地養城、滾動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城鎮經營。通過銀行融資、市場運作、項目引進等形式籌措建設資金,使得縣城燕山湖片區建設不斷完善,廣雅龍山片區加快建成,濱海新城片區有序推進,縣城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人口和產業集聚能力明顯增強。高標準改造建設了東風四路、廣雅路、湖濱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建起了燕山湖廣場、生育文化公園和一批小區公共休閑場所,縣城路更寬、燈更亮、景更美,群眾居住、出行、休閑等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到2011年底止,全縣城鎮建成區面積為36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19.5萬人,城鎮化水平44.52%。
宜居鎮村建設加快推進。在加快縣城建設的同時,陽東縣大力抓好合山、北慣、東平等中心鎮建設,以中心鎮為輻射支點,帶動其他建制鎮加快發展。抓好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江臺公路陽東段、三山至北慣、紅豐塘角至麻汕、恩平大槐至合山、大八至珠環等公路改造建設,建設了一批農村公路硬底化工程,進一步拓展了城鄉交通網絡,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全縣共建成省級宜居示范鎮1個、市級宜居示范村3個,鎮容村貌明顯改觀。
生態環境保護良好。陽東創建為省林業生態縣,連續兩年在全市環?己酥斜辉u為優秀,空氣質量和飲用水源優良率始終保持100%,“碧海藍天、青山綠水”成為陽東生態宜居名片。
發展環境開放包容。在全縣積極營造尊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社會氛圍,各地客商在陽東放心投資、安心創業、舒心發展。有效解決農民工、外來工在城鎮入戶、勞動就業、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問題,創造平等的發展環境,農民工、外來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著提升,外地人和本地人和諧共處、安居樂業。
3 創新社會管理 提升幸福指數
陽東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同規劃、同部署、同考核,不斷深化為民便民服務管理,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在社會管理上大膽探索和創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社會管理體系,有效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先后被選定為“省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縣”、被評定為首批省級和國家級“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創造幸福生活需要不斷提高社會和諧度。只有社會安定、和諧,人民群眾才會有安全感和幸福感。陽東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為著力點,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加強平安社會建設。在全市率先建起縣、鎮、村三級綜治信訪維穩管理平臺,群眾訴求渠道暢通,讓群眾話有處講、理有處說、事有人辦、難有人幫,合理訴求能夠及時實現。完善治安打防控體系,推進“平安社區”建設,強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有效解決治安突出問題,全縣治安狀況穩定向好,群眾居家出行更加放心、安心。深入開展“三打兩建”工作,切實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市場環境進一步優化,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有效提升。加強廉潔高效政務環境建設。鞏固大部門體制改革成果,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系,黨政部門運轉更加暢順高效。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縣行政服務中心、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和鎮級便民代辦中心建設,推行“陽光”政務,加強政風、行風評議,投資者、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加強基層民主建設。通過干部駐村下訪、重大決策咨詢聽證、網絡問政等途徑,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黨群、干群互動交流更加密切,群眾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推進黨務、政務、村務公開,開展幸福村(居)創建活動,落實村(居)“三項議事規則”、“六項管理制度”,推廣平地“板凳會議”村民議事模式,人民當家作主,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4 改善民生福祉 共享幸福成果
陽東縣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管理的核心,著力解決好社保、困難群眾救助、就業等熱點民生問題,積極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社會矛盾。今年以來,陽東縣民生投入大幅增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長17.7%;教育支出同比增長19.1%;文化體育等公共事業支出同比增長29.3%;醫療衛生支出同比增長134.6%;農林水事務支出同比增長108.7%。
保障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陽東縣高度重視就業工作,通過進一步強化促進就業專項資金的使用,保證了各項就業扶持政策有效落實。今年以來,全縣實現了城鎮新增就業8520人,安置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332人,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003人,分別完成預期目標任務的100%、96%和100%;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44。
社會保障是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陽東縣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及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落實工作目標責任制,切實提高農民參保積極性,全面提高社會保險覆蓋率,使更多的勞動者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至目前止,已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47344人,完成2013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14544人,完成省、市下達參保任務的92%。大手筆引資建設陽東廣雅學校,新建成陽東縣第二中學,投入1.5億元推進全縣校舍安全工程建設。近兩年來,全縣新增優質學位3200多個,有效保障群眾子女“上好學”。狠抓內涵發展和素質教育,全縣高考連創佳績。與此同時,陽東縣不斷加大投入,規范管理,著力抓好城鄉救災救濟、優撫安置工作;籌集資金,強化管理,積極發展老齡、慈善福利事業;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全面推進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
值得一提的是,陽東縣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深化改革,優化結構,提升政府保障民生能力。通過積極推進并深化財政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財政管理體制,統一實施公務員津貼補貼,讓廣大干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加大對公共財政支出比重,重點保障義務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公共事業發展的資金需要,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幸福陽東建設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5 黨建亮點紛呈 引領幸福追趕
近年來,陽東縣委高度重視黨建工作,按照“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強化抓黨建的責任意識,堅持創先爭優,抓重點,破難點,樹亮點,使全縣各級黨組織政治更加堅定,組織更加堅強,作風更加務實,制度更加完善,營造了和諧的發展環境,引領陽東幸福追趕、科學發展。
加快陽東跨越式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近年來,縣委注重在實踐中培養和識別干部,組織開展“進名校、訪名師、聽名課”活動,推進“干部培優工程”,通過“賽場選馬”的方式,在項目推進、駐(聯)村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中培養鍛煉干部,使一大批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示范縣”創建活動為契機,對競爭性選拔干部進行有益的實踐和探索,實行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對部分正職領導還探索進行全委會差額票決,當場投票、計票、公布結果,使選出的領導干部更能體現“官意”與“民意”的高度統一。
陽東縣委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強化“主業”意識,抓好基層黨建示范點建設,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建立了塘坪鎮禾石村、雅韶鎮津浦村等一大批示范點,創新黨組織設置,創建“產業型”、“村民小組型”等“五型”黨組織,擴大黨組織覆蓋面,特別是今年“七一”前,在“兩新”組織中開展“百日攻堅行動”,覆蓋率分別達到71.2%和76.2%,排在全市前列。同時,黨代會常任制工作拓展到11鎮和1個縣屬部門,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和駐(聯)村等工作成效顯著。
近年來,陽東縣黨建工作亮點紛呈——繼2008年被定為全省第一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縣后,2010年5月,被省委組織部推薦給中組部作為全省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先進典型縣(市、區)之一,同年9月又被定為省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點;“板凳會議”被評為省固本強基項目創新成果,“板凳會議”、“基層黨建工作巡回講壇”、“能人黨員講堂”被評為全市首屆組織工作品牌;陽江喜之郎果凍制造有限公司、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黨支部被評為2011年省“‘兩新’百強”黨組織。